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戊戌变法是清朝向近代化国家转型的改革,为何推行103 天便失败?

网络整理 2019-05-25 最新信息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联合在京城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革新。

此后,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办报、办刊物,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康有为从广州来到北京,第五次向光绪皇帝上书,陈述全面的改革方案。光绪皇帝亲自召见康有为,两人深谈很久。到了6月11日,光绪帝正式下诏宣布变法。他一连下了几十道新政命令,对于专制皇权下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实行改革。

经济方面,在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成立农会商会等民间团体,保护奖励农工商业。

政治方面,鼓励私人办报,给予一定的言论、出版自由。裁撤无用的衙门和官员。

文化教育方面,废八股文,改革考试制度,在北京设立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的海陆军。

这些改革措施引起了全国的震动。许多想通过科举做官的读书人大加反对,那些被裁撤的衙门中的大小官吏当然更是对新政大加声讨。于是,各种守旧势力联合起来开始反对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是清朝向近代化国家转型的改革,为何推行103 天便失败?

位于中南海南海中的瀛台。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曾被囚禁于此。

终于,在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废除了新政法令,将光绪皇帝囚禁,捕杀了一批维新人士。

这场变法运动从开始到废除仅仅103天,所以又称为百日维新。从它的内容上看,这次改革力图挽救国家危机,使中国跟上世界的脚步。然而,这样一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为什么最终会失败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守旧势力太强大了。光绪皇帝虽然亲政,但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掌权人,加之朝中大臣多为慈禧太后的耳目。维新派把希望寄托在这样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自然没有什么作为。

其次,维新派人士本身局限性也很大。他们多为读书人,没有实践经验,又缺乏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声援。所以,一旦守旧势力反扑,他们只能束手就擒。

第三,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他们竟然要求裁撤以六部为代表的传统官僚机构。当顽固派官僚荣禄问怎么能推行变法时,康有为竟然口无遮拦地提出“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谁反对杀谁,这种幼稚、非理性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戊戌变法最终成为昙花一现。

内容来源:《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华夏历史》中华书局出版

本文作者:八斗国学(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300399150202932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清朝   马关条约   康有为   慈禧太后   政治   荣禄   文化   历史   经济   遇城   遇自己   梁启超   日本   中华书局   广州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