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明朝历代皇帝都没搞定蒙古,康熙帝只做一件事,永远解决潜在威胁

网络整理 2019-06-27 最新信息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时至今日,“黄祸”都是一个令欧洲人谈之色变的词语,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要属“蒙古西征欧洲”。在蒙古大军的铁蹄之下,布达佩斯全城沦陷,蒙军前锋攻至维也纳附近的诺伊施达,主力甚至渡过多瑙河攻克格兰城。事实上,这些蒙古勇士的战斗力不仅令欧洲人印象深刻,女真人更是深有体会。曾经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女真士兵,曾以七十万兵力对阵十万蒙古军队,然而在这样的优势兵力之下,女真人依然输掉了“野狐岭之战”。

明朝历代皇帝都没搞定蒙古,康熙帝只做一件事,永远解决潜在威胁

▲蒙古骑兵剧照

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逃回草原,但明朝统治者一直没能完成对蒙古的武力征服。虽然明廷曾在游牧地区建立了一些羁縻卫所,试图以经济贸易的手段绥服蒙古,然而却收效甚微,英宗年间更是爆发“土木堡之变”,堂堂大明天子都沦为敌虏的阶下囚,实在堪称耻辱。对于战斗力如此惊人的蒙古诸部,后金及清朝统治者一直都高度重视。不过直到顺治年间,蒙古人依然彪悍异常,时常降而复叛,令清廷头疼不已,堪称是清朝统治的潜在威胁。

明朝历代皇帝都没搞定蒙古,康熙帝只做一件事,永远解决潜在威胁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然而康熙皇帝即位后,只是推行了一个简单的政策,不仅没有遇到任何阻力,还使蒙古诸部从此变成大清顺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之后,他为彻底解决蒙古这一心腹大患,开始在蒙古地区大力推广黄教。“黄教”乃是“格鲁派”的俗称,是藏传佛教主要流派之一,因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而得名,强调严守戒律。康熙皇帝为彻底落实这一政策,将其分为三个步骤采取行动。

明朝历代皇帝都没搞定蒙古,康熙帝只做一件事,永远解决潜在威胁

▲蒙古黄教寺庙(清末拍摄)

第一,大规模兴建黄教寺庙。康熙年间,由朝廷出资在蒙古诸部聚居地区修建了大量黄教寺庙,使黄教成为蒙古人的民族信仰。紧接着,康熙皇帝又颁布法令,要求蒙古诸部必须按照每三名男子中有一人前往寺院出家修行的标准遴选僧人。在古代,青壮男子乃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出家成为喇嘛后却不事生产,也不能婚娶生育。在这一制度推行数年之后,蒙古诸部的人口增长几乎停滞,而清廷依然延续着这一政策。到高宗乾隆年间,据礼部僧录司统计,蒙古僧人数量一度高达50万人。

明朝历代皇帝都没搞定蒙古,康熙帝只做一件事,永远解决潜在威胁

▲如今蒙古国的僧人们

其次,提升宗教领袖的世俗地位。对于蒙古各部而言,“黄金家族”(拖雷汗后裔)才是公认的统治者和上位者。在朝廷大规模推行黄教之后,直接册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章嘉呼图克图两大领袖统管内外蒙古地区教务,直接凌驾于蒙古王公之上。从精神世界到世俗世界,宗教领袖的权力越来越大,蒙古王公的权力就越来越被削弱。就连清朝皇帝本人,也充分利用宗教的力量,自称文殊菩萨转世,这又给蒙古人套上一层桎梏和枷锁——所有敢于将刀剑弓弩指向清廷的蒙古人,必须先面对内心信仰的挣扎。

明朝历代皇帝都没搞定蒙古,康熙帝只做一件事,永远解决潜在威胁

▲康熙皇帝读书像

第三,在蒙古地区大兴圈地运动。在黄教寺庙建立之后,许多良田和草场成为其私产,许多草原牧民因此沦为喇嘛们的农奴,蒙古王公也同样不甘其后,清廷也允许他们圈占土地作为自己的供养之基。随着“圈地运动”愈演愈烈,蒙古地区的经济彻底崩溃,王公贵族们沉迷享乐,早已失去斗志,百姓们不是出家当僧人就是整日为生计发愁,不复往日雄风。就这样,蒙古这个曾令大明历代帝王头疼的痼疾,在康熙皇帝的手中被彻底解决,不得不令人感叹其手段之狠辣。

参考资料:

《清圣祖实录》《清史稿·卷七十八·地理志》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欢迎加入古代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培养思维、积累谈资、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本文作者:趣观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667969566185933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蒙古   康熙   明朝   我在宫里做厨师   圈地运动   女真   经济   明英宗   体育   文殊   噶尔丹   元朝   欧洲   大兴   读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