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明确国企功能定位 冰岛神狙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网络整理 2017-08-03 本地信息
(原标题:明确国企功能定位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破解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必须带头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努力践行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要求。”近日,省国资委党委大大、主任李成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力度,切实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排头兵,为我省率先全面转型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南方日报记者袁佩如

坚持问题导向分类

推进改革

南方日报:如何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切实改变省属企业“小、散、弱”的状况?

李成: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准确把握省国资委的职能定位,优化省属企业布局结构?如何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带动整个省属企业的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让整个省属企业脱胎换骨、焕发生机活力?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对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运营平台、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等要求,为我们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指明了方向。

我省国有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产生了低效产能过剩、财务杠杆率高、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省国资委紧盯短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制定了《省属国有企业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方案》,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切实改变省属企业“小、散、弱”的状况。总体思路是,将目前的准公共性、竞争性两大类别,进一步细分为准公共类、竞争类、金控类三大类别,以“存量提升、增量引导”为基本导向,加大优化调整力度,实现“三驾马车”分类推进、协同发力。

一是准公共类企业要打造成为全省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的主力军,更好发挥主导性作用,构建机场、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港航、能源、水利、建工、水务、污水处理、固废危废处理等十大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公司,重点推进“5+4”骨干机场布局、“十纵六横两环”高速公路骨干网建设、“五纵两横”高速铁路网建设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落实省的决策部署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双丰收”。

二是竞争类企业要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引领者,更好发挥先导性作用,坚持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证券化发展,主要培育省属新兴产业资本投资公司和能实现整体上市的传统优势产业集团。

三是金控类企业要打造成为专业高效的综合金融、要素交易服务提供商,更好发挥保障性作用,充分发挥在统筹协同各类金融资源和要素资源方面的平台和媒介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建设、产业发展、省属企业深化改革提供专业、高效、优质的综合服务。

南方日报:省国资委直接监管全省1.3万亿的国有资产,如何创新资本运作模式,进一步增大国有资产价值?

李成:能否用好资本运作这个手段,直接关系到能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目前,我省国有资本运作水平不高,没有1户省属企业在集团层面实现整体上市,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约为33%。

广东的国企改革一直在路上,而今更应在改革爬坡过坎的攻坚时期有所作为。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省属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深刻的梳理;二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不掩盖缺陷;三要加强分析研判,结合数据,找准症结。特别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重组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批、下放一批、退出一批”的“四个一批”要求,加强资本运作,提高配置效率。

对于准公共类企业,除了完成省委省政府的指令性任务外,重点打造“项目+资源”等综合开发模式,努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竞争类企业,要用市场化的机制来推进调整重组,最终实现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不能实现整体上市的企业,原则上交由其他资本平台培育和托管,或者通过市场化方式退出。对于金控类企业,要找准切入点和商业模式,为省属改革发展特别是特困企业脱困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真正实现产融结合。

此外,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必须放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大背景下来考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主动与各种所有制经济、各类创新实体有效对接,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价值链中高端集中,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抓好“七严”

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南方日报: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全面防控经济、网络、安全生产等各类风险。省国资委将如何加强国企风险管控,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改革发展?

李成:省委、省政府把1.3万亿的国有资产交给省国资委直接监管,既是一份莫大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因为监管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出现了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我们难辞其咎。

为切实解决省属企业风险问题,省国资委出台《省属企业主要经营风险问题解决方案》,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企业经营风险防控。一是明确工作要求,即有分工、有动员、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有问责,将经营风险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二是落实责任主体,各省属企业是落实解决经营风险问题的责任主体,相关情况列入今年重点工作考核内容;三是开展专项整治,针对贸易业务经营风险、重大投资项目风险开展两个专项整治,对企业投资风险开展专项审计。四是加强督促检查,机关牵头处室、监事会与相关企业加强沟通对接,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措施,形成监督闭环,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重点是抓好“七严”工作举措,一是严控债务风险,强化动态监测与识别预警,加强债券特别是短融、超短融债券风险梳理和排查,妥善化解风险,加强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有效降低企业负债和杠杆水平。二是严格控制与主业无关的贸易业务。三是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和“空转”贸易。四是严格投资管理,规范投资决策程序。五是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六是严控高负债企业推高企业负债率的新增投资。七是严控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新增投资。

南方日报:近年来,我省国有企业在全国率先推出多项创新性举措,形成了一些具有鲜明广东特色的好做法。接下来,如何突出重要改革试点,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

李成:我省国有企业试点工作推出了一些创新,形成一些成效:一是开展50家二、三级企业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从体制机制上实施综合改革。目前,试点企业已有17家完成基金入股和员工持股,5家登陆新三板。组建了总额200亿元的广东国有企业重组发展基金及新能源、旅游、地下管廊等五个子基金,配套支持试点改革。二是有序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定了《广东省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实施细则》,在全省选取3户企业开展第一批员工持股试点,截至2016年底,广东省(不含深圳市)国家出资正常经营混合所有制企业4258户,与2013年相比增加724户,增长20.49%。三是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下发专项授权清单,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将粤海、恒健打造成为我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体现了鲜明的广东特色和创新突破。四是产权交易市场整合打开新局面,按照省市共建原则,组建统一平台,面向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综合性产权交易服务。五是扩大开展市场化选聘经营班子,在总结省产权交易集团经验的基础上,对竞争类的集团公司开始推广工作。六是对集团层面开展以增量为主的股份制改革。

对前期已铺开的试点,要抓紧推进后续工作,尽快抓出亮点、抓成样板,推广到地市展开。同时,要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推行差别化试点。

抓住“关键少数”

提升党建水平

南方日报: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的“根”和“魂”。如何全面从严加强党的建设,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李成:当前,全面从严加强国企党的建设,就是要以大大大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引领,突出抓住企业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和干部队伍这个最重要力量,扛起各自责任,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着力发挥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全面推进企业章程修订工作,在省属企业集团完成修订的基础上,推动二、三级企业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入章程,落实党组织的法定地位。抓好《省属企业议事决策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操作规程》的贯彻落实,规范党组织议事决策重大问题前置程序。

二是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出台《省属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意见》,规范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党组织设置与管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挂点帮扶,突出国资特色深化“大大项目”。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建活动,通过设立企业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提高企业重要岗位和主要骨干的党员比例等方式,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三是着力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对省属企业落实党的建设和国企改革“四个同步”“四个对接”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制定出台《省属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省属企业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省属企业党委大大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建立可量化的党建考核评价体系。

四是着力净化政治生态。坚持标本兼治,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坚决纠治“四风”等突出问题,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巡视督查,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为国企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一线实践

广东国企在大力发展实业的道路上“换挡提速”

新兴产业“脱胎”传统产业“换骨”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广东国企的实业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广东省的实体经济水平,在“广东制造”走向“广东智造”的过程中地位重要、作用关键。

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广东国企率先扛起振兴实体经济的大旗,通过优化主业布局、着力转型升级、商贸“脱虚向实”,广东国企中新兴产业“脱胎”、传统产业“换骨”,在大力发展实业的道路上“换挡提速”。

主业重组

聚精会神做优做强

“原来这里杂草丛生,这个鱼塘以前的水都是黑的,现在水清了,路也平了。”梅州丰顺县高美村村民罗楚龙说。在高美村,鱼塘旁边的村广场上,绿色植物与清澈的塘水交相辉映,俨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

这些村落的华丽转身,是广业集团在丰顺开展全县域环境综合整治的缩影。近年来,广业集团以维护广东“碧水蓝天绿地”为己任,坚持绿色发展,通过优化主业布局,将资源聚集到绿色环保产业上来,资产规模日益壮大,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广东省属国有企业中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绿色环保企业。

围绕“致力民生工程,推动行业进步,打造广东绿色发展最具影响力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目标,广业集团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了“以贸易业务为主向以实体业务为主转变,单个项目投资向行业整合转变,规模扩张向能力培育转变”的“三大转变”,加大力度促进结构调整。

2016年底,广业集团采取业务大集中、大联合的方法,实施了主业企业调整重组,整合重组了两家非主业企业,迅速壮大了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主业企业实力。“一是打造环保主业板块,以环保集团为主体,把粤能集团固废处理等环保业务资产划转到环保集团;二是打造清洁能源主业板块,以投资集团为主体,将粤能集团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相关资产划转到投资集团,并将天然气和成品油业务相关企业整合到投资集团。”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大大余志良说。

通过优化主业布局,广业集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贸易业务收入占比由前两年的60%下降至今的40%,基本形成了环境治理与清洁能源两大主业“双轮驱动”的新格局,绿色环保主业资产占总资产的78%,为打造广东绿色发展最具影响力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驱动

创新项目“潮头竞风流”

中国塑料新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难以想象,如今身负盛名的佛塑科技曾经由于经营不善,在2009年9月面临生存危机。

“2016年,佛塑科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66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26亿元,总资产近50亿元,资产负债率52%。”佛塑科技董事长、党委大大黄丙娣谈起如今的成绩,颇为欣慰。2009年,广新控股集团成为佛塑科技的控股股东后,迅速确立了“经营国际化、产品差异化和产业高端化”发展战略,公司发展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公司业绩节节攀升。

通过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佛塑科技培育和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近五年,公司申请专利144件,其中发明专利105件,申请PCT专利6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57件,其中国外授权专利2件。公司每年在研发和技改方面的投入超过1亿元,有力保障了公司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黄丙娣介绍。

同时,佛塑科技加大技改技革投入力度,通过差异化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传统优势产品的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走企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佛塑科技孵化出一批优秀企业,大批重点创新项目“潮头竞风流”——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在实现产业后,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利税超过1亿元,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偏光膜材料项目在实现产业化后,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7亿元,利税超过1亿元……

脱虚向实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同新兴产业相比,曾经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商贸类国企也不甘落后,积极通过科技创新“接骨”“强骨”,甚至“换骨”,实现了转型升级,重新站在“潮头”。

整滩造埕、扬卤晒盐……在雷州半岛的海盐盐场,延续千年的传统制盐业悄然站上了科技的风口。6月,省盐业集团与以色列IDE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引进海水淡化制盐技术在雷州半岛规模化生产优质海盐,从战略高度补齐广东“有海无盐”的短板。

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食盐销售市场,每年市场盐总需求量约为120万吨,但本省产食盐不足10万吨。“雷州半岛项目通过引进以色列IDE公司海水淡化技术,大幅提升海盐生产的工艺和效率,配合光伏发电解决能源问题,将实现海盐生产全过程的生态环保,通过改革为解决食盐这一传统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空间。”省盐业集团董事长、党委大大吕永钟介绍,省盐业集团将以此为突破口,脱虚向实,从“改产品”向“改产业”转变,打造全国一流的食盐及产业链专业企业。

“老树发新枝”在广东的另一家传统贸易国企也萌发了新气象。2016年,广物控股集团出资6亿元,控股了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并专项用于新建12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税收超过10亿元。同时,带动下游产业发展,增大5-10倍产值。

这个项目成为广物控股集团实现“向贸工技一体化实体型企业转变”的重要载体,“广物控股集团已同步推进内部资源整合,将下属的能源化工集团与巨正源公司的新材料生产有机结合,形成集贸易、生产、研发于一体的大型能源化工产业集团,打造华南地区的塑料之都。”广物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大大方启超表示。

统筹:周志坤辛均庆

(原标题:明确国企功能定位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