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弘战雷电视剧全集奇热扬苏区精神推动振兴发展

网络整理 2017-06-03 本地信息
(原标题:弘扬苏区精神推动振兴发展)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谋划未来五年广东发展的重要会议。梅州将按照省党代会的部署要求,以大大大大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为统领,全面加快振兴发展,努力为广东落实“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要求发挥积极作用。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振兴发展实力

梅州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工业规模偏小、总体实力不强。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抢抓振兴发展“两大政策”机遇,争取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完善水利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交通建设,大力抓好“两高一场”、水利和互联网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水平。

加快构建“一区两带六组团”。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梅州中心城区、兴宁副中心城市和五个县城以及22个中心镇建设。推进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深化穗梅产业共建、区县结对帮扶,聚焦产业和项目建设,推动园区扩能增效、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充分发挥梅州的文化和生态优势,以产业带建设促进现代旅游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坚持组团式发展,集中县域优势资源和开发条件,重点培育发展2至3个特色工业产业和其他优势产业,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大力实施精准有效招商。聚焦穗梅产业共建,盯紧产业发展制高点,创新招商引资办法,努力引进一批有前景、有潜力的好项目和大项目,加快形成梅州若干个产业集群。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需求结合起来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做大做强特色高效农业。

营造良好政务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落实国家新一轮正税清费政策,减轻企业社保、税负等制度性交易成本,逐步形成吸引投资的政策洼地。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振兴发展动力

梅州要认真落实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的部署,创新机制、激活资源,加快集聚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科技供给支撑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和引进先进技术和引领型创新企业,设立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推进科技信息、科技成果转化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研发体系、孵化育成体系,提高服务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创新机制体制推动人才集聚。研究制定人才引进系列计划,探索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创建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有重点地引进培育行业紧缺人才和领军人才。发挥梅州籍院士、专家和大学校长众多的优势,建设院士驿站、院士工作站等新型智库,推动乡贤信息回馈、智力回乡、技术回援。实施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和企业家人才培养工程,推动人才知识结构转型升级。

创新运营模式提升融资服务。放大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注资成立政府平台公司,深化银政企合作,设立发展基金,争取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运用地方政府债券、股权投资增资扩股等形式,筹资支持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发展高新技术项目,提升创新能力。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推动各类资本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加快梅州转型升级步伐。

三、深入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增添振兴发展活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交往便利化,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重要。梅州要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增创发展优势。

把开放发展摆到扩大合作的大局上。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省级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经济文化合作,着力提升世界客都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充分发挥侨乡优势,擦亮世界客都品牌,办好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创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客属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继续深化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培育跨境电商和外贸新业态,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综合保税区和国际陆港申报建设工作,用好广东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多向拓展区域合作。主动对接珠三角,融入汕潮揭、海西区,联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力促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共建共享,推动经济互利共赢发展。

四、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激发振兴发展潜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梅州的后发优势所在。梅州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环境保护底线,坚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坚守环保底线。要把绿色发展贯穿于各项建设全过程,把环境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力促梅州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严守空间红线、总量红线、准入红线,强化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严格环境风险防控,深化环保供给市场与治理主体多元化改革,强力推进环保法制建设。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把梅江韩江绿色健康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优化大环境,打造景观轴,丰富旅游产品新供给。持续推进“绿满梅州”大行动,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增强绿色惠民。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整体提升农村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植树绿化、村居美化水平,活化利用好一批客家特色村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美丽梅州。

五、深入推进民生社会建设,凝聚振兴发展合力

民生社会事业是梅州要补齐的最大短板之一,梅州要对标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扎实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建设,着重在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真正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抓手,坚持城乡互动,内外兼修,扎实推进八大环境建设,丰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内涵,争取梅州早日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扶持文创园区、骨干文化企业,形成创意产业“梅州板块”,建设广东文化高地。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名校名师”工程,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品牌学校。实施“健康梅州”工程,以创建卫生强市为统揽,着力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建立财政民生投入增长长效机制,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社保城乡一体化,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支持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促进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中央“六个精准”和省“八大工程”的部署,深化穗梅对口帮扶,将整村推进与扶贫到户相结合、产业开发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相结合、物质扶贫与智力扶贫相结合,分类施策、有效帮扶,有力推进349个省定相对贫困村和全市58633户158994名相对贫困群众精准脱贫。

推进依法治市。全面推进“法治梅州”建设,探索地方立法实践,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基层网格化管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振兴发展定力

梅州作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苏区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推动振兴发展。

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把理论武装、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深化运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大大大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自信”“四个意识”,更加坚定维护以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担当精神和服务意识,提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创新基层党建“大大项目”,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主动探索实践“四种形态”,以坚强的政治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原则,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支持鼓励各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

作者系中共梅州市委大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谭君铁

(原标题:弘扬苏区精神 推动振兴发展)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