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诸葛亮的成就简单)

网络整理 2022-04-19 最新信息

陆逊,是吴国的定海神针。此人一生参与两次重大战略决战: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

襄樊之战中,他和吕蒙联手,偷袭荆州,击败名将关羽并夺取荆州,让东吴取得了对蜀汉的战略优势。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陆逊


夷陵之战中,他作为主将,正面击败刘备,从此,三国版图基本划定。而夷陵之战也成为三国三次大战中的最后一战,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相媲美。战略意义极为重大。

而作为两大战略战役的重要参与者或主将,陆逊的军事成就却被后世认为无法和诸葛亮相媲美。

众所周知,诸葛亮后期五次北伐,胜仗打了一些,但取得的地盘都失去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还在诸葛亮传中写道: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

认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如他的治政能力。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而诸葛亮的战绩和陆逊的战绩相比,并不那么出彩,为什么后辈厚此薄彼呢?

其实,只看结果,我们能轻松得出陆逊远胜诸葛亮的结论。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过程和意义。我们会发现,后人为何如此推崇诸葛亮。

一、意义不一样

1、战略上失败的襄樊之战

吕蒙陆逊的襄樊之战,虽然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但战略上打破了两弱联盟的态势。断绝了吴国和蜀国在长江上合作的可能。吴国虽然通过取得长江中游核心要地荆州,在蜀国身上获得了短暂的安全感,但却不得不独自面对强大的魏国北面的压力。将自己置身于不利的境地。而随后为了应对刘备的反扑,孙权甚至不得不向魏国称臣。

当然,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天生对下游的江东有压制,东吴对其始终耿耿于怀是可以理解的。但战前,湘水划界,双方平分荆州的格局,对双方其实是最优解:蜀汉集团保留了攻击魏国的战略通道;东吴集团保留了对长江中游的共同控制能力。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双方有矛盾,但属于大联盟的内部矛盾,因为两国国力即使加起来也只是天下十分之三罢了。三国主要矛盾还是两国与魏之间的矛盾。

在襄樊之战后,蜀国丧失了荆州地盘和粮草,丧失了关羽的荆州军团,也丧失了从荆州进取中原的途径。从此以后,诸葛亮也只能从汉中出发,在极其不利的地理环境下北伐。可以说,北伐成功的希望已微乎其微了。

而作为战胜国之一的吴国,虽然取得了荆州,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地区。却由于自身陆军的无力,以荆州为主攻方向的北伐再也没有出现。而之前的荆州兵团,在关羽手中可以水路并进,围困襄阳,打得曹操差点迁都的战绩再也无法重现。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孙权失算

荆州,反而分去了吴国很多兵力防守北方,取得荆州的吴国,没有变得更加强大,反而却始终没有办法在长江到淮河一线取得有力的据点。由于没有淮河的掩护和战略纵深。虽然占据长江天险,由于长江沿线很多河流平缓适合渡江的区域,最终,晋朝灭吴时六路大军全线突破,长江天险形同虚设。

可以说,襄樊之战,作为单独战役吴国是胜利的,战略上,吴蜀双输。唯一得利的就是魏国。作为指挥者的吕蒙后世评价也不高,作为重要参与者的陆逊,虽然过程做得很漂亮,但战术上的胜利无法掩盖战略上的失败。难怪后世评价不高。

与之相比,诸葛亮北伐,虽然没取得太大的成果,但北伐的意义不同寻常。

2、蜀汉北伐的战略意义

诸葛亮北伐是有明确的战略目的,那就是避免蜀、魏两国的国力差距越来越大。为了达到此目的,诸葛亮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当时曹叡对蜀国的战略是采取据险固守的方法来消耗蜀军,以达到“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的目的。所以,诸葛亮才针锋相对:

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后出师表》

诸葛亮明知敌强我弱,但他还是坚持北伐。因为不北伐就只能“惟坐而待亡”了。

3、有信仰的人总是让人仰望

蜀汉虽然后世我们称之为蜀汉,但当时,无论是创立者刘备,还是追随者诸葛亮,都是将其作为汉朝的延续。他们一生心血在于光复汉室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而诸葛亮面对的魏国,曹丕已经公然篡汉称帝。蜀汉和曹魏,是理念之争。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历史上所有四川割据势力,只有蜀汉是执着于北伐光复汉室的,其余所有四川割据势力都是一心偏安,割据一方是他们最大的理想。甚至夺得了长江南岸大部分地盘,占据长江中游下游的吴国,也从来都没想过什么北伐统一全国,只是抢地盘,割据地方而已。两相比较,高下立显。

有理想的人总是格外与众不同。更何况这种理想是先主刘备和诸葛亮共同的心愿。忠于汉室、忠于先主,无疑这也是后人追思诸葛亮的重要原因。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这种精神流传千古,甚至丰富了中华文化,这首诗正是说出了诸葛这种精神才流传千古: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种理想主义,这种信仰的力量,无疑为诸葛亮的形象加分。而反观吴国,一心偏安,对魏称臣也在所不惜。作为东吴大都督的陆逊,虽然军事上的主动权和国内的权威不及诸葛亮,但他出身江东世家,对北伐毫无兴趣,除开上述两次大战,石亭之战胜曹休,却未趁机攻取合肥,可见根本没有做过北伐的准备,被动迎战。

而策应孙权两次进攻曹魏,稍有不顺,立刻撤兵。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作为当代割据势力的名将无可厚非,流传后世则魅力略有不足。

二、对手不一样

1、陆逊无击败一流名将的记录

陆逊两次大战,对手分别是关羽和刘备。关羽号称蜀国唯一的名将。成色十足。但可惜关羽的主要精力被曹魏牵制在襄樊一带。荆州只留了糜芳、傅士仁等等,这些人什么成色,不用多说。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吕蒙陆逊夺荆州

虽然无论是吕蒙还是陆逊,在战役执行过程中都做得十分到位,无论是陆逊的写信麻痹关羽、吕蒙的白衣过江,还是得到荆州后的安抚民心从而让关羽军心大乱,都最小代价获取荆州。表现得很好。但是,对手还是弱了一点。

而夷陵之战,刘备则是陆逊军事生涯中战败的最强对手了。

不同于演绎上的无能,刘备,虽然不是三国时期一流的军事统帅,但也绝对称得上经验丰富。在汉中还有领兵逼退曹操的战绩。

这次的夷陵之战,刘备领兵四万,对阵陆逊的五万大军,兵力上刘备不占优势。刘备远出益州,陆逊本土作战,刘备人和上不占优势。刘备要从遥远的益州运粮,穿越群山抵达前线,而陆逊可以从荆州其它地方就近获取粮草,后勤上刘备不占优势。

2、刘备为何一定要攻吴?

经过以上对比,可以很清楚看到,刘备几方面都不占优,那刘备到底为啥非要打这场夷陵之战呢?单纯地为了给关羽报仇?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不是的,当时关羽已经死了一年多了,刘备再怎么仇恨,情绪上也已经平静了。他其实是从战略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自己出兵吴国,是一个姿态:邀请魏国,夹击吴国,共分吴国地盘。

当然,这个谋略的前提是曹操已死,曹操尚在,对吴、蜀压力极大,他出兵攻吴,刘备可抢不过他,利益大头被曹操分食,刘备反而更危险。刘备是不敢这么玩火的。

这是一招险棋,考虑到刘备岁数不小,应该是想做最后一搏。可惜,此时曹丕刚篡汉,两国是敌国,刘备无法明说,只希望于曹丕能明白他出兵的深意。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曹丕

他足足在荆州和陆逊对峙了半年之久,魏国始终没有出兵。难道魏国内部就没有明白人嘛?还是有人看出了端倪。

备果出兵击吴。吴悉国应之,而遣使称藩。朝臣皆贺,独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

原来是因为孙权在曹丕面前很恭顺,同时曹丕刚刚篡汉,觉得还不能很好把控大局,放弃了这个天赐良机。

魏国不出兵,刘备的战略构想其实已经失败了,单靠蜀国的力量无法对吴国构成致命打击。刘备退兵基本已成定局。

刘备却并不甘心失败,他做出了两次努力:一次分兵攻打夷道的孙桓,企图诱导陆逊分兵;一次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伺机加以聚歼。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但都未能得逞。陆逊坚守不战。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六月,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百里连营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

但陆逊此时表现出了一代名将的风采,他抓住刘备脱离水路、崎岖山路百里联营,相互救援不便的缺点,采用火攻,一举破敌。将刘备多年积累的老底一次打光。

陆逊也凭借此战跻身三国名将行列。但陆逊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和顶尖高手交手的战绩。

3、五次北伐

诸葛亮历史上五次北伐,地理上不占优势,兵力上不占优势,粮草更是常常跟不上,国力更不用说,魏国是蜀国的四倍以上。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这导致什么问题?导致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容错率很低,用人、策略、粮草、后方、主战场,但凡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破坏诸葛亮脆弱的战争链条。所以才会有马谡失街亭,导致一出祁山失败;李严误粮草导致二出祁山失败。

而魏国则有大把的战略纵深、粮草、人才可以挥霍。而魏军的主帅,也都不是善茬。

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对手曹真(张郃辅佐)、司马懿,都是百战名将;曹真在南方压得孙权喘不过气来,加上张郃辅佐,很是难缠;而司马懿,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一流名将,不逊色于曹操。司马懿灭辽东,讨孟达,用兵疾如流星,消灭对手如砍瓜切菜般容易,只有对阵诸葛亮,小心慎重,尽量避免与蜀军交锋,看准了交锋还失败。可见诸葛亮领军水平之高。

当然,很多人认为,司马懿之所以留着诸葛亮,是养寇自重。但诸葛亮死后,辽东公孙渊造反,没见司马懿再养公孙渊这个寇几年啊。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司马懿

司马懿出征辽东前,曹睿问:你带大军征讨公孙渊,需要多长时间?      

司马懿说:去的时候用100天,打仗用100天,回来用100天,60天休息,大约一年就足够了。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水平问题:诸葛亮军事能力稳压司马懿一筹。在几次交锋中,司马懿虽然兵力占优,国力占优,但军事能力搞不过诸葛亮,找不到诸葛亮的破绽,反而损兵折将。只好坚壁不出,利用蜀国国力不足,粮草转运困难来消耗诸葛亮。

而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司马懿仔细研究了他驻扎的兵营,留下了“天下奇才”的评语。

至于后来司马懿的反叛,实在是天降大礼包。其实要不是魏明帝死得太早,司马懿就只能是个老老实实的忠臣,根本没机会的。

三、结语

诸葛亮,忠与能兼备,信仰与能力相得益彰。所以才最终入选武庙十哲,名传后世。

而陆逊,能力很好,志向一般,这导致了他战绩虽然好看,在当时堪称一代名将。但影响却无法与诸葛相提并论。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同时也是公正的。

Tags:诸葛亮   陆逊   家住长江边   荆州   关羽   三国   孙权   刘备   吕蒙   我在宫里做厨师   美好   一直在身边   汉朝   曹休   文化   出师表   一战   淮河   曹叡   湘江   四川   襄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