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苏轼的尴尬:十七八妙龄女郎与关西大汉

网络整理 2019-05-16 最新信息

作者:郝加献

苏轼的尴尬:十七八妙龄女郎与关西大汉

(一)敢与皇帝“叫板”

公元1009年,宋时著名词人柳永(原名三变)初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他踌躇满志,自信满满。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一律不得录用,柳永初试落第。

后又参加二次也名落孙山,据说柳永有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仁宗感觉这是在和自己叫板,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于是划掉柳永之名。

入京前,柳永曾由钱塘入杭州,因迷恋湖山美好、都市繁华,遂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后来有人再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填词”。

自此后柳永干脆“叫板”到底,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自诩,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说是“奉旨填词”,其实是柳永不和皇帝玩了,真正走进花街柳巷、秦楼楚馆,为歌妓填词,安身立命,乐得自在逍遥。

苏轼的尴尬:十七八妙龄女郎与关西大汉

(二)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柳永靠为歌妓填词为生,必然要写出歌妓喜闻乐见的东西,还要适合在酒肆歌楼传唱,所以,柳永很注重平民化、大众化,坚定地走“亲民”路线,自然地变“雅”为“俗”,词在柳永笔下从贵族的文艺沙龙重新走向市井。

柳永教坊乐工和歌伎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同时,歌伎是柳永词的演唱者和主要歌咏对象,存世柳词中涉及歌伎情感方面的达一百五十多首。歌伎激发了柳永的创作热情,又是他忠实的“柳粉”。柳永享受这种被崇拜又自由自在的生活。

苏轼的尴尬:十七八妙龄女郎与关西大汉

柳永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连森严的皇家宫墙也不能挡住柳词的传入。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可以想象柳永当时的知名度与人气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柳永发展和创新了宋词,用数百首好词赢得了他应有的声名(而不是浮名),算是向皇帝“叫板”成功的范例。

苏轼的尴尬:十七八妙龄女郎与关西大汉

(三)深得歌伎爱戴

传说苏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便问:“我的词与柳永词相比,怎么样?”得到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正是这“杨柳岸、晓风残月”,独立标格,传唱至今,圈粉无数。

苏轼的尴尬:十七八妙龄女郎与关西大汉

据说,柳永晚年游荡到湖北枣阳,还是与教坊歌伎和乐工为伴,靠作曲填词维持生计,后来死在枣阳兴隆一带,有几个生前交好的歌伎念他的才学,感激他生前专门为自己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好词,知恩图报,凑钱购置棺材将其安葬。在花山上,每年清明节,大批歌伎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这种风俗便是“吊柳七”或“吊柳会”。

一介书生,憾恨不能封官拜爵,却以词名世;一生浪迹酒肆歌楼,却得若干红颜知己,死后还能将其安葬,并将凭吊他作为一种民间习俗沿袭百年。

一代词人柳永足矣!

苏轼的尴尬:十七八妙龄女郎与关西大汉

【作者简介】郝加献,北京密云人,自由撰稿人。长期致力于文化散文的创作。长篇历史散文《旷世名园圆明园》荣获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大型征文优秀奖。

推荐:

《红楼梦》里的袭人和晴雯 :聪明人PK精明人,结果如何?

歌妓严蕊:呜呼,苍天有眼,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唐婉所不知道的:陆游继续红尘生活,赵士程不再娶而为国捐躯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文作者:写乎(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105515045217946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苏轼   柳永   散文   枣阳   唐琬   杭州   严蕊   陆游   密云县   历史   湖北   袭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