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历史矩阵》:大明河工

网络整理 2019-05-04 最新信息


《历史矩阵》:大明河工


.【大明河工】

1579年3月1日晚上九点钟左右,德雷克率领众海盗在厄瓜多尔海域截获了西班牙人的大帆船 “卡卡弗戈号”。单是往自己船上搬运战利品,60多名海盗就花掉了6天的时间。

在英格兰海盗一夜暴富的日子里,万历皇帝因为出疹子在内廷静养。春天出疹子也是一种常见病,并无大碍,但是李太后对儿子的病情放心不下,硬是回到乾清宫亲自照顾万历的生活起居。一个月后,皇帝恢复了健康,礼部传旨,1579年4月4日皇帝视朝。但是因为张居正尚处于为亡父“在官守制”的丁忧时期,不在朝参之列。为了能尽快和张先生见上一面,皇帝特意安排在上朝之前,单独召见张居正于后左门平台。


《历史矩阵》:大明河工

1579年4月4日 万历视朝路线图


是日黎明,万历皇帝首先到奉先殿祭拜列祖列宗。奉先殿在内廷乾清门东侧200米处,承担皇家日常祭祀祖先的需求。从奉先殿出来后,迈过景运门向左一拐便是后左门,平台召对的地点就在这里,张居正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张先生向万历叩头称贺。皇帝说:“朕久未视朝,国家事多劳先生费心。”张居正回答到:微臣很久没有见到陛下,也是日夜想念,承蒙陛下今天特赐平台召见,我感到无限欢欣,陛下身体已经康复,但是还要多多保重,至于国家事务,我当尽忠处理,陛下不必挂怀。

“先生忠爱,朕知道了。”皇帝随即赏赐张居正银五十两、彩币六表里、烧割一分、酒饭一桌。万历时期早朝的时间以日出为度,所以皇帝在平台召见张居正时天刚蒙蒙亮,于是皇帝贴心的对张居正说:“ “先生近前,看朕容色。”张居正奉命走到御座前跪下,皇帝则主动和张居正执手相向,在晨曦的微光里,张居正看到了万历皇帝天颜和粹, 玉音清亮。皇帝告诉张先生:“朕日进膳四次,每次俱两碗,但不用荤。”张居正则关切地对皇帝说,饭量颇佳是好事,但是病后饮食宜节,过多恐伤脾胃。另外,出疹后最忌风寒和男女之事,望皇帝圣明警慎。皇帝则对张居正坦诚相告:“今圣母朝夕视朕起居,未尝暂离,三宫俱未宣召。先生忠爱,朕悉知。”

再说德雷克和他的众弟兄们在“金鹿号”上坐拥价值连城的金银财宝,如何安全返回英格兰是个大问题。尽管德雷克向西班牙人也释放了一些烟雾弹,作出了从南美洲原路返回的架势,其实给英格兰人一万个理由,他们也不会那么做。当时的最先进的墨卡托地图显示,太平洋和大西洋只有一条窄窄的麦哲伦海峡相联通,如果德雷克从这里返回欧洲,被西班牙人拦截是大概率事件。现在我们知道,南美洲和南极大陆之间的海峡其实最窄处都有890公里,这么宽的海峡,德雷克完全可以从这里躲过西班牙人。今天,这个海峡就被命名为德雷克海峡,但是,这位老兄从来没有从这里通行过。


《历史矩阵》:大明河工

1569年墨卡托地图 麦哲伦海峡仅为一条细线


德雷克没有原路返回,他指挥着“金鹿号”向北航行,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能向北探索出绕过北美抵达欧洲的北方航道,二是希望能顺便截获从马尼拉返回墨西哥的西班牙商船,这样不仅能扩大收入,还能以俘虏到的西班牙海员作向导横渡太平洋,然后从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返回欧洲。可惜这两个愿望都落空了,德雷克很清楚北方航道没有那么容易打通,“金鹿号”形单影只,很容易有在北极全军覆没的风险。西班牙人的马尼拉大帆船也是不见踪迹,不能好运气永远站在德雷克这一边。英格兰海盗们在北美的西海岸游荡,1579年6月17日,他们在加利福利亚登陆修整,登陆地点后来被命名为德雷克斯湾(Drakes Bay),今天这里已成为美国的国家历史地标区。1579年7月23日,德雷克重新出海,他决心横渡太平洋,绕地球一圈回英格兰。


《历史矩阵》:大明河工

德雷克环球路线图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能把一条大河的水患治好,那也堪称民族栋梁。当德雷克在广袤无垠的太平洋里乘风破浪的时候,大明帝国一位二品大员正在洪泽湖的堤坝上任凭飞涛扑面,矻矻不肯休,他就是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的浙江湖州人潘季驯

总理河漕的工作任务就是治理黄河,确保大运河的畅通。黄河自从南宋年间从淮河入海以来,这条“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终于不再随便改道,善徙的本性有所收敛,但是善淤和善决一直是困扰吾国吾民的水利难题。特别是在明朝,京杭大运河有一段水路是借用黄河夺淮的河道,其位置在江苏淮安的青口枢纽到徐州的垞城,全长200余公里,这一段正是黄河的漕运段,又名河漕。一旦黄河泛滥,则大运河漕运受阻,这将直接关系到帝都北京后勤保障之安危。因此,黄河治理作为国家大事每年每月都牵扯着大明帝国的中枢神经,派出二品大员总管河漕事务也就不足为奇了。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1521年出生于湖州府乌程县(今吴兴区)的一个秀才家庭。太湖之滨的湖州,是河汊纵横的江南水乡,因湖州府四面皆水,民间戏称“水晶宫”。从“水晶宫”里的走出来的潘季驯,摸透黄河的水性也非一日之功。1579年奔走在河防最前线的潘季驯已经年近花甲,这是他第三次受命治理黄河。大禹治水的传说深入人心:水灾在疏不在堵,但是潘季驯发现黄河没有这么简单,他在实践中发现了汹涌的黄河水就像热汤沃雪一样带走淤积的泥沙,于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束水攻沙”的治河理念。


《历史矩阵》:大明河工

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


万历六年(1578年)三月初十,张居正在回乡葬父前两天,将河漕治理的重任交给了潘季驯。经过半年的论证和筹划,明朝最大规模的黄河下游治理工程于同年九月十五日正式开土动工。工程从徐州到淮安分为8个施工段,主要任务是加固河堤;同时挑浚扬州和仪征一带被黄河泥沙淤积的河道。在潘季驯本次主持修理黄河、运河的项目中,洪泽湖东岸的高家堰大坝无疑是首当其冲的控制性工程。往日屡筑屡败的筑堰工程,被潘季驯以敢死队的精神给拿下。在堵决口的过程中,有一个大涧口屡堵不成,百姓谣传这里有水妖作怪。潘季驯偏不信这个邪,每置下一,他就勇敢的站立在埽上,以示镇邪。结果所下诸埽无一冲毁,轮番下来,决口终于得以填塞。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筑起堰体3600余丈,堵塞大小决口超过1000丈,这就是今天洪泽湖大堤的雏形。在高家堰筑成之后,下游泛滥的河水随即断流。有道是水落石出,洪水冲刷出来了巨大远古动物化石,被当地居民视为“龙骨”,纷纷称奇。潘季驯后来在给朝廷的奏疏中,并没有把这件事附会成吉凶之兆,只愿水患已除,希望皇帝不再有南顾之忧。明朝人吴承恩倒是借“龙骨”一事作了一首《瑞龙歌》,从此再无文字,因此,1579年又被视为吴承恩的卒年。


《历史矩阵》:大明河工

明朝黄河下游示意图 徐州-淮安为漕运段


同年十月间,潘季驯的治河项目提前完成主体工程。根据他在《河工告成疏》中的统计,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动用夫役8万人,耗银56万两,修筑土堤600多华里,堵塞大小决口139处,栽种河堤柳树80余万株,其他较小工程不计其数。潘季驯的堤防工程产生了预期的“束水攻沙”作用,徐州以下黄河的河床很快被刷深到七八丈之多,洪泽湖的高家堰大坝保护了淮扬地区几十万民生不受淹溺之苦,同时保证了大运河的安全和畅通。王世贞在给潘季驯写的颂文里非常有预见性的提到:(潘公)借水攻沙,以水治水则百世功也。明清两朝在“束水攻沙”的治河理念指引下,黄河下游的平稳运行近三百年,直到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北岸铜瓦厢决口从山东夺大清河入渤海。

1580年3月13日,农历二月二十八,因河工告成,工部提请朝廷奖励效劳诸臣,万历降旨褒赉之。加潘季驯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兼都查院左副都御史,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时的英格兰海盗德雷克,已经成功地跨越了太平洋,并在香料群岛还做了一笔生意:采购了6吨上好的丁香。他没有步入麦哲伦的后尘,“金鹿号”全体船员安全通过了南太平洋地区,再用半年的时间,他们就能到家啦。1580年3月26日,德雷克率领“金鹿号”从爪哇岛进入印度洋, 也就在这一天,万历皇帝和两宫太后、一后二妃及相关要员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出行:万历首次以皇帝的身份前往天寿山拜谒祖陵。三天后,祭陵的队伍圆满完成任务,皇帝和家人别出心裁地从昆明湖的水路乘坐龙舟返回紫禁城,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在西直门外翘首以盼,班列候迎 。


《历史矩阵》:大明河工

明清时期昆明湖 - 高粱河水系


1580年3月29日,即万历八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当万历皇帝乘坐龙舟在高粱河上向西直门逶迤而来的时刻,身在苏州太仓的大文人王世贞步履匆匆地去见了一位仙姑,并在当天拜仙姑为师。这位年仅23岁的仙姑是当时政府高级官员詹事府詹事王锡爵的次女王焘贞,法号昙阳子。更大的新闻在这一年的秋天被引爆,昙阳子竟然在重阳节那天白日飞升了!


《历史矩阵》:大明河工

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


本文作者:历史矩阵(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707490301267200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张居正   历史   明神宗   潘季驯   黄河   欧洲   南宋   西班牙   太平洋   明朝   京杭大运河   厄瓜多尔   大西洋   淮安   马尼拉   南极洲   水晶宫足球俱乐部   墨西哥   印度洋   浙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