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雍正王朝》评:康熙和雍正的帝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雍正王朝怎么样)

网络整理 2022-04-28 最新信息
1、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部《雍正王朝》,说尽了阴谋诡计,也道尽了人情冷暖。

《雍正王朝》评:康熙和雍正的帝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按照刘欢先生的唱词来说,康熙和雍正都是一代明君,他们之所以能够坐稳大清江山,主宰九州万方,是因为他们“得民心”,心里装着黎民百姓。

黄河发大水,老康熙得了焦虑症,在金銮殿上急得来回踱步,在大雨之中连夜召群臣上朝。而四阿哥胤禛更是直入江南,为了筹款赈灾不惜与整个江南官场翻脸。

刑部宰白鸭,老康熙以皇帝之尊,亲临法场,一把撕掉了张五哥的胡子,也撕开了刑部贪赃枉法的黑盖子。

老皇帝不止一次在朝堂之上,用圣人之道教化臣子们要爱民如子,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前车之鉴,每一句都是至理之言,让大臣和皇子们不能不服,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齐呼“圣明无过于皇上”。

《雍正王朝》评:康熙和雍正的帝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臣子们私下心里怎么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些官油子早就摸透了当官为臣的诀窍,对皇上的各种即兴演讲司空见惯,从心里并不以为然,觉得皇上的话都是正确的废话,调子虽然高,实际却不能指导任何具体工作。

话虽如此,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皇帝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当成金科玉律,被起居官认真记录下来,送到上书房做研究。上书房大臣们一半的工作,就是研究皇上的讲话精神,将皇上的话插入到下发的各类公文当中,称为“上谕”,既能向上表示对皇帝陛下意见的尊重,又能向下说明上书房工作的权威性。

几乎每一个“仁君圣主”,都说过类似的话,记入帝王的实录,供后世史学家观摩。

2、康熙皇帝的得过且过

多少大清朝的国家大事,说了就等于做了,自上而下认认真真地搞形式,说漂亮话,而最终能落到百姓脑袋上的实惠,则是少之又少。

《雍正王朝》评:康熙和雍正的帝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每一次事发之后,康熙皇帝都要龙颜大怒,训斥有关当事人,再派出自己的儿子坐镇,杀一批涉案官员,查几个影响大的冤案。

但案情一进入深水区,牵扯几个排名靠前的皇亲国戚,康熙皇帝就投鼠忌器了,不再继续追究,草草处理几个黄体仁肖国兴以谢天下,让真正的元凶巨恶逍遥法外。

但凡太子胤礽能够韬光养晦,听王师傅的话,少惹点不靠谱的事端,熬到老爷子驾崩安全继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在考虑换继承人之前,康熙其实对太子要求不高,只要他能守成就行。

《雍正王朝》评:康熙和雍正的帝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个张五哥大张旗鼓地救出来了,风风光光地被提拔为大内侍卫,但刑部宰白鸭的案子不了了之,免一个黄体仁,又把一个肖国兴送到了黑龙江,仍然有其他官员继续肖国兴的伎俩,刑部大狱里的白鸭子们照旧被宰。

小弘历跟着康熙爷爷在畅春园里享受天伦之乐,但另一边的暗房子里,郑春华的孩子正在被太监们物理堕胎,同样都是康熙大帝的孙子,命运却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

这就是康熙盛世的冰火两重天,在华丽的外表之下,处处掩盖着肮脏的丑行。

3、皇家体面

人在每一个年龄段,所思所想是完全不一样的。

《雍正王朝》评:康熙和雍正的帝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康熙年轻的时候,曾经是那样意气风发,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葛尔丹,打罗刹老毛子,从来不知怕为何物,自信世界上没有他爱新觉罗·玄烨跨不过去的火焰山。

但人到晚年,才发现这世界上的问题,是解决不完的,解决完老问题就会有新问题出现,有时候老问题还没有解决完新问题就已经接踵而至。而上了年纪的人,精力却是有限的,无法像年轻的时候义无反顾刨根问底,对什么事情都过问得明明白白。

与此同时,一顶盛世的帽子,悄然成了康熙皇帝的新装,即使老皇帝自己知道那完全是个毛线蛋蛋,但满朝文武却需要维持一个光鲜靓丽的皇家体面,这既是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既得利益,也是为了证明大清皇帝君临九州万方的合法性。

表面上,皇帝大权在握,对什么事情都能够乾纲独断,但实际上,他的每一个利国利民的举措,都会自上而下地受到臣子们的牵制,包括江南赈灾,包括追逼国库欠款,包括亲自下令查一个宰白鸭案子。

《雍正王朝》评:康熙和雍正的帝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天下,名义上是还是他爱新觉罗家的天下,但实质是与天下士大夫共治;敌人,表面看是不听话的太子和八阿哥,实质上是整个既得利益阶层。

皇帝的无奈,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看到,除了上书房的张廷玉,还有雍王府的邬思道,前者是身在局中知冷暖,后者则是隔岸观火开了编剧挂。

于是,康熙皇帝不得不从一个开疆拓土,善于学习新事物的弄潮儿,变成一个追求稳定,封建保守的老头子。

没办法,不这样做,别说什么革除弊政了,想善终都难啊!

《雍正王朝》评:康熙和雍正的帝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4、吃糠咽稀的黎民百姓

在朝堂上尔虞我诈的同时,导演经常不忘把镜头对准民间,让我们了解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黄泛区的难民,江夏镇的佃户,江南麦田里的老农,甚至北京郊区的平民,都是衣衫褴褛,时常被恶霸地主所压迫剥削,活得相当不容易。

康熙盛世之下,百姓在吃糠咽稀,这可真是莫大的讽刺。

对于民间疾苦,老皇帝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他曾经在田间地头,摸着饱满的麦穗欣慰,但和老农民一了解,才知道丰收了恶霸地主就会加重盘剥,对于种地的百姓来说毫无裨益。

满清立国不过七八十年,百姓就苦到了如此地步,怎能不让康熙皇帝触目惊心?

《雍正王朝》评:康熙和雍正的帝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如果不是玉米和土豆等高产作物在当时被大量推广种植,只怕百姓早就揭竿而起,将爱新觉罗皇帝和满清贵族赶回东北挖人参去了。

有感于此,康熙皇帝才最终下定决心,一定要找一个敢作敢当的接班人,敢于和所有人翻脸,敢于撕破皇家体面,为大清江山社稷续命。

康熙:我自己做不到,但我能找一个做到的人。

必须说明的是,无论是了解百姓疾苦的康熙,还是后来施行改革普惠百姓的雍正,其所作所为的目的仍然还是为了维护自家的统治权力,让他们心系百姓为人民服务,那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这样的皇帝,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属凤毛麟角,更多坐在龙椅上的上位者,连平民百姓的样子都得凭空想象,能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话也就不奇怪了。

《雍正王朝》评:康熙和雍正的帝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Tags:雍正王朝   雍正   康熙   乾隆   张廷玉   鳌拜   清朝   允礽   不完美妈妈   国王的新衣   让梦发生   火焰山   玉米   黄河   农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