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逍遥津之战谁是主将)

网络整理 2022-05-15 最新信息

东汉末年,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后,失去了一统天下的绝佳机会,在曹氏集团北撤休养之机,刘备孙权纷纷开始伺机扩张,刘备夺取了益州,而孙权则兵临合肥,锐意进取,相比之下,刘备成功了,而孙权,大家可能都知道,也就是在逍遥津之战中,被张辽击败,其本人差点被张辽所抓获,可以说张辽足以凭此战封神。

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此后张辽止啼成为了民间故事广为流传,但是翻看历史记载的话,张辽在此战的确发挥了超强的指挥能力和捕捉战机的能力,同时敢于亲身犯险,两次突袭杀的孙权毫无防备,只是此战曹军能够击退孙权10万大军,功劳并不完全是张辽一人的。

首先说一下当时的局势,孙权一方的确占据着优势,而且可谓志得意满。

在逍遥津之战前,同为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占据益州后,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孙权开始索要荆州之地,刘备显然不想直接给,所以没有曹操威胁的孙刘联盟瞬间破裂,双方屯重兵于荆州,意在争夺荆州归属权。

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这件事引发了曹操的军事行动,也就是曹操希望趁孙刘两军于荆州对峙时期,无法顾忌汉中战事,曹操调集主力部队西进夺取汉中,显然曹操是希望孙刘双方在荆州死掐,之后自己可以从容夺取汉中,既可以有夺取益州的能力,也可以坐视孙刘两败俱伤。

只是曹操没料到刘备也是很舍得,果断割让荆州之地,和孙权瓜分了荆州,之后赶快率军回防益州,《三国志.吴主传》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局势即刻逆转,刘备回防,迫使曹操必须加快夺取汉中的计划,同时孙权即刻挥师征讨合肥。

可以说对于孙权来说,没有经过大战就重新划分了荆州的实力,转而进攻兵力空虚的合肥, 若是一举拿下合肥,进而控制江淮地区,那么对于孙氏集团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攻取合肥应该是孙权临时的计划。

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毕竟当初是打算和刘备交手的,谁也想不多会出现曹操征讨汉中,刘备积极求和的局面,所以孙权率10万大军征讨合肥是临时的计划,准备并不充分,而且各路兵马也不会同时期抵达合肥城下,不过这也的确给予合肥守军足够的压力。

逍遥津之战爆发于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但曹军于同年七月已经攻入关中,张鲁仓皇逃到巴中,张鲁是什么时候投降的呢,是十一月,《三国志.武帝纪》十一月,鲁自巴中将其馀众降。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曹操无论如何也无法快速驰援合肥战场,且不说曹军主力深陷汉中,距离江淮战场过远,就汉中战局而言,曹操也无法放弃已经取得的战果,当时曹军已经攻入汉中腹地,占领了南郑,一旦撤军就意味着张鲁有再起的可能,曹操只能咬牙坚持结束汉中战事后才驰援合肥。

不过好在曹操在合肥留下了合理且有弹性的指挥系统。

《三国志.张辽传》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当初率部北撤后,留下张辽、乐进、李典三员悍将驻守合肥,兵力也只有7000人,在曹操西征汉中前,他派薛悌送函到合肥,个人猜测薛悌应该不是自己去的,会带去少量部队,曹操的信函中称,若孙权来攻,张、李两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得与敌人交战。

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这成为了曹操精明之处,首先张辽、乐进、李典之间不合,也就是说谁也不能独自掌控全局,同时就当时的战局而言,留守合肥的守将,单纯勇猛或谨慎都不行,过于勇猛,那就是无脑出城作战了,兵力相差悬殊,结果可想而知,过于谨慎,坚守城池,也容易被孙权一波强硬攻势拿下合肥城。

所以说让三位猛将互相制约是最好的局面,同时还有教函这个“紧箍咒”,虽说教函没有明确说如何出战,如何守城,但是言外之意是守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城作战,并不强调是一味的守城。

教函虽然对合肥守军有限制,但也又放权的意思,毕竟何时出战,怎么出战,还不是几位将军商量着来。

由此张辽提出了获得众人认可的计划,那就是趁孙权所部尚未在合肥城下集结之机,主动出击,挫其锐气,之后闭城坚守,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张辽打法之前曹仁也用过。

《三国志.曹仁传》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

赤壁之战后,周瑜率部攻打南郡之时,是有些类似于合肥之战的,同样是敌军兵力占优,曹仁就是选拔精锐出城主动作战,搅乱了周瑜的先锋军,之后自己趁机率部出城一举击溃敌军。

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可以说在敌军兵力占优,气势正盛之时主动出击,的确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张辽作为一员有智谋有胆量的将领,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没有因为顾忌一些事情就退却的道理。

所以在张辽提出趁孙权所部尚未集结之机,选拔精锐主动出击的计划得到众人的认可,李典乐进也是坦言,“虽然和你不合,但是国家大事面前,岂能因私废公”。

见众人支持,张辽当夜在军中选拔精锐800人,大吃大喝,养精蓄锐准备大战,而且张辽选择的突袭时机也会很特别的,《三国志.张辽传》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平旦就是天刚亮的时候,可以说这是孙权所部最放松警惕的时候,孙权可能有预防曹军袭营的准备,但一般对手会选择在夜里袭营,天亮的时候势必会放松警惕,再者,天亮了,张辽率部也有了相对清晰的视野,就这次突袭而言,张辽是直接冲着孙权而且的,这妥妥的是想执行斩首行动。

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历史记载此战,张辽连斩数十人,斩杀孙权所部两员战将,《三国志.潘璋传》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孙权手下悍将陈武于此战中战死,应该是被张辽所杀。

当时张辽所率突袭部队应该是骑兵,不然的话达不到突袭效果,也不会相对轻松突围,更不会杀的孙权各部人仰马翻,发生溃败、混乱,孙权也是跑到一个高处,四周卫士紧紧护卫才免于被张辽所伤。

这次突袭张辽于孙权营中左右突杀,无人能挡,也曾二度攻入孙权军阵,救出了被围困的曹军将士,这极大的挫败了孙权所部的锐气,此战之后,孙权将士斗志逐渐低落,而守城的曹军将士士气得到极大鼓舞,因此孙权在此后围攻合肥10多天中,面对刘馥打造的坚城毫无办法,加上军中发生疫疾,只能撤军了。

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可以说张辽的这次突袭为合肥守城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这次突袭出战的将领应该不止张辽,还有李典。

《三国志.武帝纪》八月,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击破之。《三国志.李典传》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

李典是和张辽一起击败过孙权的,而且李典传还记载是在张辽提出主动出击后,李典支持张辽的计划,之后就引起出击的,再者逍遥津之战,张辽突袭孙权共两次,第二次随张辽出击的是乐进。

正常情况下,三位悍将留守合肥,不会都出城作战, 城内必然会留有一位将领策应,而且合肥城下的突袭作战,张辽和李典一统出战也符合曹操教函中的安排,是最适合的结果。

所以说我们不能只看到张辽的英勇,而忽略了李典的参战,可以说张辽李典以及那800将士都是冒着同样的危险,而且此次突袭李典可能身负重伤。

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对李典的记载,在逍遥津之战后就没了,只是说他36岁就去世了,曹丕继位后,念及其在逍遥津一战中的功绩,追封其为愍侯,谥号中,国逢难曰愍,而且曹丕还是顾忌其在当初击败孙权中的功绩。

再者在曹氏集团中,有另外两位死后被追封为愍侯的,也就是夏侯渊和乐綝,夏侯渊大家都知道,在定军山之战中被黄忠斩杀,乐綝是乐进的儿子,在讨伐诸葛诞时被其所杀,可以从这两位身上联想到李典的事迹。

应该是李典在和张辽一同出城作战中,负了伤,而且可能是很重的伤,历史记载中没有记载他死于哪一年,很可能是逍遥津之战后不久,所以曹丕追封其为愍侯。

就算退一万步讲,当时李典也是参加了第一次突袭作战的,所以杀翻孙权大营的功劳不能只算在张辽的头上。

孙权在合肥苦战,攻城不下,加之发生疫疾,率部回撤的时候,张辽抓住了第二次机会。《三国志.吴主传》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

可能是孙权想担起自己的责任吧,毕竟劳师出征,结果却折戟在合肥城下,不表现出一切爱惜士卒的事迹,不好意思回去,孙权率少量卫士断后,加上凌统、甘宁、吕蒙等人,但是要注意的是,孙氏集团将领拥有私兵,所以说,诸位将领一起陪孙权殿后,不代表他们是光杆司令啊,不然的话,历史记载孙权的卫士也就千余人,这点人,孙权就敢自己殿后,也是活腻了。

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此时张辽准确判断,孙权不是诱敌之计,所以率部出击,《三国志.甘宁传》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记载里此次张辽所部是步骑混合部队,那么在合肥城内留守的曹军应该是大部分出城了,毕竟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孙权率领的殿后部队必然是有所准备的。

此次张辽是提前派人烧毁了逍遥津的桥,阻断了孙权和大部队的联系,之后大军压上,虽说跟随孙权的诸将都有私兵,但是个人猜测,张辽率领的部队兵力是要多于孙权所部的,《三国志.凌统传》统率亲近三百人陷围,扶扞权出。

如果说孙权兵力占优的,完全可以边打边撤,没有必要事实丢车保帅的打法,显然凌统率领私兵是主动陷入张辽所部包围的,为的就是让孙权有足够的时机逃离。孙权最终是在众人护卫下,渡过逍遥津,没有被张辽所捕获。

那么这次突袭是张辽自己的功劳吗?不完全是。

《献帝春秋》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当时乐进也是和张辽一同出击的,这也符合我之前对李典受伤的推测,第一次突袭时,李典随张辽突入孙权大营受伤后,只能留守合肥,所以只能是乐进出战,如果李典没有受伤的话,应该还是会遵从曹操的任命安排,张辽李典出战,乐进守城。

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而这一次张辽能够得手,在于其敏锐的判断力,毕竟判断对手是佯装败退诱敌还是真的撤军了,是需要胆魄和智谋的,不过就这次突袭战过程而言,张辽应该是率领优势兵力企图围歼殿后的孙权所部,几乎差点活捉孙权。

总的来说,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打出声威,和他的谋略胆识离不开,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企图因素,曹操的有利战时任命,刘馥在任时打造的坚城合肥令孙权久攻不下,加之李典乐进的参战,尤其是李典,很可能在第一次突袭时受伤,留守合肥曹军众将的一起努力创造了逍遥津之战的大胜,因此不能把所有功劳都放在张辽身上。

参考资料《三国志.武帝纪》《三国志.张辽传》《三国志.李典传》《三国志.曹仁传》《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甘宁传》《三国志.凌统传》《三国志.潘璋传》《献帝春秋》

Tags:曹操   张辽   孙权   汉中   荆州   李典   张鲁   乐进   刘备   合肥   曹仁   周瑜   赤壁之战   三国志   南郑   桂阳   长沙   我在宫里做厨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