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游走在历史的氤氲中——绛州古城贡院巷散记

网络整理 2019-04-22 最新信息

新绛这座古城,因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顶桂冠,引得许多关注、关爱。她的痴迷者,无数次地形象她曾经的模样——巍峨的城关下,商船如织,商贾如云,城内街市稠密,商号林立,人流比肩接踵,熙熙攘攘……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不止一次地翻开绛州志,试图在斑驳的图卷里,寻觅她过去不凡的身影。从明代的正德到清代光绪年间,不到400年间的六版志书,都不约而同将“雄壮精致,视他郡为最”的夸赞赋予绛州城。这更激起了我想象的空间。

说起来,人还不如绛塔执拗,能幸运地独守一方,一阅千年。毕竟,写在史书里的字,所透露出的信息是零碎的、残缺的,而人的意念与形象或多或少在主观中,让历史成了自己的“情人”。

那么,和我一样的今人能否幸运地再一睹老绛州的模样,品鉴一次向往了无数次的历史与文化的“盛宴”?

直到2019年的新年之夜,我和朋友站在寒风中的贡院巷街口,才得以一窥历史氤氲中的街市。

历史上的贡院巷,是绛州老城的文脉所系。无数“童生”在这里迈开了他们悲喜交加、志跃龙门的第一步。贡院巷由坊门口西入,将一厢的繁华狠心掷于身后,一步转入静穆的书香世界。沿街两侧,是来自江南与北地的笔墨纸砚,再望西,则是让学子们敬仰了无数次的州府所在。想一想,也许,那端坐于正堂之上、解民难于倒悬的太守就是自己今后的模样。于是就于不自觉间,苦读圣贤,皓首穷经。每每在志书中读到这一节,我都为古人的良苦用心而感动:唯有抵住红尘的诱惑,能耐板凳十年冷,甘守孤灯千般苦,方能州太守一样光前裕后,博得生前身后名。

贡院巷的命运和她所依附的州城一样,在失魂落魄了近百年后,直到2018年,伴随贡院巷立面改造完成,才又扬眉吐气地站在人们的面前。

入口处,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石质牌楼,让人们在仰望中,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肃穆与沉静,不由间收敛几分内心的浮躁,沿着青冷的街石,走向历史的深处。

沿街南北两侧,坐落着几十间明代风格的阁楼式建筑。精巧的斗拱起伏于青砖蓝瓦之间,高大的台阶上,有垂花式的、拱券式的大门,大门两侧,是宽大的雕花窗户,在活动的板缝间,散落着几丝黄亮的光,让这寒夜多了几份温情。走在这样的街市,人不由得敞开了想象的翅膀,想来五六百年前,在这样的贡院巷,在这样一片书墨清香里,伴随着一个个日升月落,在一家家店铺门板启封的热闹中,有多少学子把灵魂附着在这一片书香中,又有多少个灵魂能和陶铨、韩重一样幸运,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化为金灿灿的现实?也还有多少失落的梦想,破碎在这冰冷的石板下,在不甘与潦倒中,化作历史进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符号。只是这贡院巷的繁华依旧在四季交替、世事轮回中延伸蒸腾,一代代童生、贡生把命运执着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世界,前赴后继。

一部史书,说到底是人民写的,一如这绛州城世代绵延的繁华。在这新年的寒夜,徜徉贡院巷厚重的历史氤氲中,我和朋友试图在历史的边缘,触摸并不冰凉的过往,透过这一座座固守传统的建筑,对话曾经的豪情万丈,感叹物是人非的世俗舞台。

走出贡院巷,龙兴大街,灯光璀璨,溢彩流光。一步之间,恍如隔世。游走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感受思想激荡漩涡般的冲刷,这大概就是历史文化遗产给今人最好的财富吧!

责编:杨霏

微信搜索【导报运城】关注了解运城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

本文作者:运城网新闻(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263506722475265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历史   建筑   明朝   新绛县   文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