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尊敬还是不敬?

网络整理 2019-05-20 最新信息

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确实很微妙,说来也话长,很多人陷入两个极端解读的“怪圈”:要么认为曹操对汉献帝忠心可鉴,要么认为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臣贼子

这两种极端的解读方法,都忽略了曹操和汉献帝相处长达二十多年(196-220年)这个时间因素,我们为何不能解读成:两人的关系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动态关系呢?


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尊敬还是不敬?

《新三国》剧照


我认为,曹操在建安初,他需要摆出“信重天下”的姿态来,所以,他对天子的态度,在表面上还是遵守朝制的,私下为了专权也做了一些让天子不快的事;

建安五年(200年),董承案发,此案本源是汉献帝的“衣带诏”,即便如此,曹操只惩办董承及其同党,他也不可能在与袁绍对峙官渡之时,去跟刘协算账。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克邺城,自此他领冀州,让兖州,再也没有与汉献帝见面的可能性了。

此后十几年,曹操设丞相,改九州,封公拜王,建立魏国,最终为嗣子曹丕奠定了代汉的基础。

以上是我列的四个时间段,就是:曹操对待汉献帝态度的一个转变的过程。


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尊敬还是不敬?

《新三国》剧照

故事真实性考证

题目中说了个汉献帝曾对曹操诘难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的记载是出自《献帝传》和《汉晋春秋》。

《太平御览·卷387·人事部二十八》引《献帝传》:旧仪三公领兵见,令虎贲执刃扶之,曹操顾左右,汗流背,自后不敢复朝请。《太平御览·卷92·皇王部十七》引《汉晋阳秋》:献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近侍,莫非曹氏党旧恩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忿,因曰:”君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辅兵入朝,令虎贲执刃挟之。操顾左右,汗流洽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比较一下,习凿齿写的《汉晋春秋》(晋讳“春”改“阳”)还是很详细的,这段记载又被范晔录入《后汉书·皇后纪》中,成了正史内容。

但是这段内容不是说虚假,而是细节上不准确,因为原文先写皇宫内的宿卫都被曹操换成了自己的朋党,后写曹操被虎贲(宿卫)吓到。如果这个顺序正确,曹操为何要怕自己人?

如我在前面所说,曹操对待汉献帝的态度有个转变的过程,也就是说曹操专权,是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倒不如说,曹操因为汉献帝这件事吓到了,然后就把宿卫都换成了自己人,如此于情于理说得通。

另外,裴松之在《武帝纪》建安二年(197年)引了《魏晋世语》的内容,也提到“自此不复朝见”。

《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晋世语》:旧制,三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初,公将讨张绣,入觐天子,时始复此制。公自此不复朝见。

这件事是说,曹操在建安二年正月出征张绣(汉廷都许后,曹操首次出征),曹操恢复汉廷旧制:出征前拜见天子,因为曹操身为司空(三公之一),又领兵在身,觐见天子时,要被两支戟交叉锁住脖子。——以此体现天子威严。

曹操为了恢复汉廷礼仪,亲身体验了一回后,就放弃了第二次。曹操本人觉得太危险了,毕竟朝廷中还有很多人看自己不顺眼,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尊敬还是不敬?

《新三国》剧照


切题

结合我罗列的几件事来看,曹操在建安初,是有心建立恢复汉廷制度的,但是,曹操在朝廷中提拔亲朋旧党,打压异己,这也是事实,由此引发汉献帝对其不满,最终在建安五年,爆出“董承衣带诏案”,自此,曹操与汉献帝貌合神离,也拒绝再去觐见汉献帝,以防不测。

后面,汉廷中的忠汉大臣多次策划反曹案,虽然再也没有了汉献帝参与的记载,但是仍然可以得出结论: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真的很差。

曹操还因为多年前的一封信而震怒,指示汉廷查办“伏后案”,铲除伏氏家族,为自己女儿曹节担任皇后铺平道路。当华歆把伏皇后抓获之时,伏皇后哭着对汉献帝喊救命,汉献帝也哭着说出:“我命也不知道何时结束”的话来,可见,曹操和汉献帝之间是没有丝毫恩情可言的。

话说回来,曹操自建安初拥立汉献帝之后,他专权也是必然之路,不可能把权力交给他人来执掌,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李傕、杨奉等人就是前车之鉴,曹操是不可能走那些人的老路的。

至于现代,在《百家讲坛》上,有易中天吹捧曹操,姜鹏吹捧汉献帝,认为曹操和汉献帝关系好,甚至有合作的成分。他们的观点除了哗众取宠之外,没有丝毫的史学价值。

本文作者:浔阳咸鱼(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262568179839847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曹操   汉献帝   董承   张绣   太平御览   袁绍   曹丕   伏寿   李傕   冀州   汉书   百家讲坛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