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吴楚争霸:60余年交战10次,吴国6胜3平1负,霸主楚国缘何被吊打(谁率军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

网络整理 2022-05-17 最新信息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自寿梦开始,历经诸樊、余祭、夷末(即余昧)诸王,直至吴王僚,前后60余年间,吴、楚两国互相攻战不已,先后爆发了十次较大规模的战争。这些战事大都是吴的进攻和楚的反进攻,以争夺淮河流域至长江北岸地区为重点。


一、吴楚十次争霸之战


1、州来之战

公元前584年,即巫臣通吴的当年,吴军进攻楚的巢、徐。首次攻占了州来(今安徽凤台地区)。州来是楚在东方的门户,淮水流域的战略要地。吴军入据此地,使楚侧背受到严重威胁,楚国上下为此惊恐不安,不得不令“子重自郑奔命”,从防御晋国的第一线——郑国战场上调遣重兵来抵御吴军的进攻。此后,吴、楚双方曾围绕州来而展开长期反复的争夺战,直到公元前519年吴军最终完全控占州来为止。州来之战的爆发标志着吴楚长期争战的开端,在春秋战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吴楚争霸:60余年交战10次,吴国6胜3平1负,霸主楚国缘何被吊打


2、鸠兹之战

公元前570年,楚令尹子重率精兵2万攻伐吴国,进占鸠兹(今安徽芜湖东),并推进到衡山一线(今安徽当涂东)。尔后子重又派遣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向吴国境内腹地开进。吴世子诸樊预先设伏于太湖以西扼要地区,自己率部分兵力迎战楚军。稍事交锋后,吴军即向后退却,将楚军邓廖部诱入伏击圈内然后突出伏兵,将楚军重重包围,大破楚军,擒获邓廖。楚军仅“组甲八十,被练三百”侥幸逃脱。吴军乘胜攻击楚军主力,收复鸠兹,并夺占楚在江北的要邑驾(今安徽无为)。楚军主帅子重遭此惨败,恼羞成怒,一病不起,“遂遇心疾而卒”。是役吴军破敌拓地,除敌主帅,其胜利是巨大的。

3、庸浦之战

公元前560年,吴国乘楚共王刚去世之际出兵攻打楚国,养由基、子庚率楚军迎战。楚军利用吴军轻敌不备的弱点,诱使吴军冒进,双方交战于庸浦(今安徽无为南),吴军遇伏大败,公子党被俘。次年,楚子囊率师由棠伐吴,吴军坚壁固守不战。子囊误以为吴军怯弱无能,在撤军过程中疏于戒备,不料吴军绕道悄悄来袭,“自皋舟之隘要而击之,楚人不能相救。吴人败之,获楚公子宜谷”,子囊仓皇逃回楚都,不久亦因忧伤发病而死。是役吴军反败为胜,使楚国再次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吴楚争霸:60余年交战10次,吴国6胜3平1负,霸主楚国缘何被吊打


4、舒鸠之战

吴诸樊十三年(前548年),楚令尹子木(屈建)率军讨伐叛楚附吴的舒鸠国(偃姓小国,在今安徽舒城),吴军前来援救舒鸠。

楚将子强等五人以“私卒”等少数部队将吴军引诱至预设阵地,与令尹子木所率的楚军主力夹击吴军,大破吴军。楚军乘胜进围舒鸠,遂灭之。吴王诸樊为报此仇,又于同年十二月统率吴军攻打楚战略要地巢城,结果被楚守军射死,吴军被迫退走。

5、夏汭之战

公元前538年,楚会同诸侯进攻吴邑朱方,吴则和楚展开对攻,夺取楚边境棘、栎、麻三邑。次年,楚率所属诸侯及东夷伐吴,以报吴袭占楚边境三邑之仇。楚将薳(wei)射指挥繁扬之师抵达夏内(汭,今安徽凤台西南),吴军出动,楚薳启疆所部进行迎击,结果为吴军击败于鹊岸。楚军渡罗内而进,进抵汝清(失考),但终因吴军防守严密,无机可乘,遂无功而返。

吴楚争霸:60余年交战10次,吴国6胜3平1负,霸主楚国缘何被吊打


6、乾溪之战

公元前536年,徐国大夫徐仪聘使于楚,为楚拘留,徐仪设法逃走。楚遂派遣薳泄率军伐徐(今江苏泗洪南)。吴军救徐。楚迁怒于吴,令尹子荡统率大军从乾溪(今安徽亳县东南)向吴进逼,但为吴军邀击于房钟(今安徽蒙城西南),损失惨重,宫厩尹弃疾成为吴军俘虏。这次吴、楚对淮河下游的争战又以吴国的胜利而告终。

7、长岸之战

公元前525年,吴军伐楚,楚师应战御敌,双方在长岸(今安徽当涂博望山)一带展开激战。吴军初战奏捷,楚司马子鱼死于阵上。但楚军斗志顽强,坚持战斗,击败吴国的舟师,并缴获吴王乘船“余皇”。楚随即派部队环堑、列阵而守。吴公子光派人潜伏“余皇”周围,到夜间制造混乱,吴军乘机攻击,大败楚军,夺回“余皇”,胜利而返。长岸之战楚国又是一无所获,黯淡收兵。

8、鸡父之战

公元前519年,吴王僚率公子光等,兴兵进攻州来(今安徽凤台)。楚司马薳越统率楚、顿(今河南商城南)、胡(今安徽阜阳北)、沈(今河南沈邱)、蔡(今河南新蔡)、陈(今河南睢阳)、许(今河南叶县)七国联军前往援救州来,令尹阳匄带病督师。吴军统帅部见楚联军来势凶猛,遂迅速撤去对州来的包围,将部队移驻于钟离地区(今安徽凤阳东临淮关),暂避敌锋,伺机行动。

吴楚争霸:60余年交战10次,吴国6胜3平1负,霸主楚国缘何被吊打


这时进军途中的楚军发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变故,这就是令尹阳匄因病体沉重,死于军中。楚军失去督师,士气颇受影响,司马越为此回师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拟稍事休整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吴公子光听说楚令尹阳匄已身亡,楚联军不战而退,认定这正是吴军把握战机,击破敌人的良机,便向吴王僚建议率军尾随,捕捉机会。

最后吴公子光得出结论是“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吴王僚欣然采纳。

并针对敌情作出具体周密的作战计划:迅速向楚联军逼近,定于在到达鸡父战场后的次日即发起攻击,利用当天“晦日”的特殊气象条件,乘敌不备,以奇袭取胜。在兵力部署上,先以一部分兵力攻击胡、沈、陈的军队,战而胜之;然后打乱其他诸侯国军,再集中兵力攻击楚军本身,并决定在作战中采取先示敌以“去备薄威”,后以“敦阵整族猛攻之”的灵活战法。

一切就绪后,吴军遂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七月二十九日突然出现在鸡父战场。此举完全出乎楚司马遵越的意料,仓猝之中,他让胡、沈等六国军队列为前阵,以掩护楚军。吴王以自己所帅的中军、公子光所帅的右军、掩余所帅的左军,预作埋伏,而以不习战阵的3000囚徒为诱兵攻打胡、沈、陈诸军。双方接战不久,未受过军事训练的吴刑徒乌合之众即散乱退却。胡、沈、陈军见状遂贸然追击,捕捉战俘,纷纷进入了吴军主力的预定伏击圈中。

吴楚争霸:60余年交战10次,吴国6胜3平1负,霸主楚国缘何被吊打


这时,吴三军当机立断,从三面突然出击,很快战胜了胡、沈、陈三国军队,并俘杀胡、沈国君和陈国大夫夏。尔后又纵所俘的三国士卒逃回本阵。

这些士卒侥幸逃得性命,便纷纷狂奔,口中还叫嚷不已:我们的国君死了,我们的大夫死了!

许、蔡、顿三国军队见状,顿时军心动摇,阵势不稳。这时吴军遂乘胜擂鼓呐喊,冲杀向前,直扑三国之师。三国之师的阵势本已动摇,又见吴军蜂拥而来,哪里还有作战的勇气,于是纷纷不战而溃,乱成一团,楚军未及列阵,即被许、蔡等诸侯军之退却所扰乱,已无回天之力,迅速陷于失败。至此,吴军终于大获全胜,并再次攻占州来,不再放弃。

鸡父之战是对楚国的一次沉重打击。战后不久,楚司马薳越畏罪自杀,庸碌无能的囊瓦担任了令尹要职。从此楚军基本上采取消极防御的措施,在吴楚战争格局中更加趋于被动。

吴楚争霸:60余年交战10次,吴国6胜3平1负,霸主楚国缘何被吊打


在鸡父之战以后,吴、楚间又先后发生过二次较大规模的作战一次是公元前518年楚平王率军拟侵吴,因吴军有备,楚军进至圉阳(今安徽巢湖市南)即返回,吴军乘楚军后退,攻入楚国境内,并乘势攻占巢和钟离。另一次是公元前515年的沙汭(在今安徽怀远境内)之战。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吴军乘楚新丧,主动攻楚,进围潜邑(今安徽霍山县东北),楚军派兵御敌。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各自撤走。


二、吴国缘何胜多败少?


在上述十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双方互有胜负三次。总的趋势是楚国日遭削弱,国势颓落;吴国兵锋咄咄逼人,渐占上风。它说明吴楚间的争战是长期的,无法避免的,并预示着双方之间的战略决战——柏举之战正在一步步向双方走近。

吴军在这一系列作战中之所以能占据主导优势地位,越战越强,乃是其实行正确作战指导的必然结果。

从兵力对比来说,当时吴军处于以寡敌众的困难地位;从作战态势来说,吴军大多也处于“后据战地而趋战”的不利位置,但是吴军却多能取胜,其原因在于吴军往往能准确地判明和掌握敌人的情况和动态,敢于主动出击,并巧妙利用对手的弱点。在战场作战中,又多能灵活运用示形动敌、诱敌冒进、设伏痛击、乘胜猛攻等战法,从而常常达到因敌变化、出奇制胜的目的。这在鸠兹之战、长岸之战、鸡父之战中均有突出的反映。

吴楚争霸:60余年交战10次,吴国6胜3平1负,霸主楚国缘何被吊打


楚军在争夺江淮流域的战争中不断失败,逐渐趋于下风,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方面概括归纳起来说,大致有:

一是恃强好战,昧于谋略。

二是主力需抵御来自晋国方面的军事压力,不能尽全力与吴军交战,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地位。

三是其主将或贪鄙无能,或当任不久,缺乏威信,内部矛盾重重,不能实行集中统一指挥。

四是对吴军的动向疏于了解和戒备,经常是被动中应战,以致为对手所乘。

五是临阵指挥笨拙,缺乏机动应变的能力。所有这些因素凑合在一起,遂导致楚军在整个吴、楚争夺江淮流域战事中日益陷于被动,渐渐丧失原有的优势。


而在我看来,楚国之所以被吊打,主要原因在于楚国长期和晋国争霸中原,熟悉并深受中原战法影响。虽然到春秋中后期,中原战争中也出现了一些计谋和诡诈,但是战争的主流还是中规中矩的车战:双方约定时间地点,然后列阵冲杀。这种战法,无疑拼杀的是军事实力,计谋对战争胜负影响不大。同时中原战争中的“礼”的约束,对楚国影响不可谓不深。

吴楚争霸:60余年交战10次,吴国6胜3平1负,霸主楚国缘何被吊打


而吴国地处蛮夷之地,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他们打仗的目的就是取得胜利,为了这个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由于吴国和楚国军事实力差距悬殊,这样一来,只能是靠计谋诡诈,出奇兵才有可能打败楚国。这就是吴国为何能够一次次吊打楚国的根源。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Tags:吴楚   子重   安徽   河南   我在宫里做厨师   凤阳   淮河   江苏   新蔡   亳州   屈建   吴则   当涂   胜利退出演艺圈   春秋战国   太湖   阖闾   长江   芜湖   平顶山县级融媒   蒙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