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韩信之死:错把伯乐萧何当成知己!(萧何之死的真正原因)

网络整理 2022-06-07 最新信息

韩信之死:错把伯乐萧何当成知己!

文:孙智文(微信公号读史专栏作者)

公元前196年,军事家韩信死于长乐宫旁钟室,稍后吕后送他的父、母、妻三族人一起下阴间陪他去了。

韩信死之前一直称病躲在家里,谁也不信,直到萧何的出现。这位韩信信赖的人,编了一个谎:“刘邦已经打败陈豨,你虽然有病,也应该去祝贺,否则会被怀疑。”于是韩信便去了,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韩信为什么如此信赖萧何?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年萧何追回了逃离刘邦的韩信,并劝说刘邦让韩信做大将军。之后韩信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助刘邦扫荡天下,一统乾坤。

人尽其用,应该是所有人的梦想。帮自己打开局面的人,自当感恩一辈子,更何况萧何是一个好人:作战期间稳固后方,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安安稳稳,爱民如子的人肯定是好人嘛!

这样的人,怎么能不信赖?韩信信了,于是死了。如果没有萧何,他或许还是要死的,毕竟作死这么久了。只是韩信并不想这么死去,他肯定想挣扎一会。

如果韩信会唱流行歌曲的话,他肯定会这么唱:“我最信赖的人,伤我也最深!”这种钻心的剧痛,即便韩信不死,下半辈子也不会再相信任何人。

是萧何变坏了么?

没有,他做的法令,让他的后继者曹参自认无法赶超,只能照章办事——“萧规曹随”就是这么来的。

萧何明知刘邦讨厌自己亲民,还是请求皇帝将皇家荒地给农民耕种,最后竟被关进大狱,险些丧命。如此舍身为民,萧何无愧千古贤相。

韩信之死:错把伯乐萧何当成知己!

其实简单的评说人的好坏只是小孩子的行为,利弊才是成人的世界。利弊不同,每个人便处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

站在萧何的角度,韩信能兴旺主公,我便助你,主公成功,我便成功;

韩信为主公猜忌,已有不臣之心,我便除你,主公顺心,我人生顺畅。

萧何很清楚:我是刘邦这条道上的,和韩信谈友情?见鬼去吧!

韩信却没明白,他开始以为:即便道不同,好人至少不会在背后捅刀子。然而临死之前,他恨自己竟被妇人(吕后)、小人(萧何)所害。天真的韩信竟然没想过,为什么倒霉这么多天,也没见萧何来看过,独独这时候他会过来。

不必高估人的道德,好人设未做不道德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觉得还不值得。放在萧何这里:韩信已经反叛了。他反叛的东西,正是我们这帮人建立的,道不同,我就没必要跟你说什么信义。现在,该是给你一击的时候了。

所以,韩信寄希望道不同的人给自己好的路子,这本身就是愚蠢的。

道不同,往往只有伤害,没有善良。别幻想我不惹你,你也不会犯我!道不同,即使是朋友,即便我只想过悠闲的日子,别人还是会找上门来。

苏轼和章惇,两人以文会友,曾今好的像穿一条裤子。一场“熙宁变法”,章惇成了改革派,苏轼的思想对章惇来说显得安逸、陈旧。

章惇的手法非常强硬,保守派被驱赶的四处漂泊,苏轼未能幸免。据说苏轼漂泊期间写了一些苦中作乐的诗,章惇听了很生气,直接将苏轼发配儋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在古代,流配几千里,比死刑还要痛苦。若不是徽宗上台及时,召苏轼回来,弄不好他就死在发配海南的路上。

韩信之死:错把伯乐萧何当成知己!

苏轼是幸运的,至少有领导相信他的才华。我们普通人还能指望谁?唯有自己。人活于世有没有实力是其次,首先得学会自保,只要活着什么都好说,毕竟还有时间去改正。

要自保一定要远离那些道不同的人,不管他们做什么——笑脸还是好待遇,赶紧离开,千万别有任何犹豫。他们那么做,多半另有所图。

刘备就是聪明人,他被吕布一脚从徐州踢开,连忙找到最近的曹操。没多久吕布被曹操灭了,刘备随曹操回了许都。

曹操表面上对刘备挺热心,安排了住处,没事还拉着刘备喝喝小酒。背地里,曹操就刘备生死问题召开过专题的讨论会。最后得出结论,刘备来投靠,暂时不能杀,这样会断绝人才投靠的念头。刘备只不过是帮曹操拉人头的工具而已。

刘备可不傻,曹操想成就霸业,我刘备也想有一番作为,道不同,赶紧闪。

刘备刚离开曹操没多久,曹操便反悔了,还想召刘备回来,哪里还有机会。

这便是高手,道不同,不相为谋,绝不轻信假象。

人生绝不平坦,各种艰险层出不穷。面对显而易见的危险,我们会很清醒,就像韩信一样,躲藏的深深的。然而,碰见曾经的友人、情人我们经常迷失自我。被坑之后,多半选择默默的忍受,发誓再也不来往!

其实只要发现对方的观念与自己不同,就该敬而远之,别想着能改变什么。在自己受到伤害之前,该拒绝就大胆拒绝吧,反正最后结果就是:要么他不爽、要么你不爽。

Tags:曹操   刘备   章惇   韩信   萧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