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经典文言文赏析 - 张仪受笞(张仪的老婆叫香女吗)

网络整理 2022-04-15 最新信息


经典文言文赏析 | 张仪受笞

原文

张仪已学①而游说诸侯。尝从②楚相饮,已而③楚相亡璧,门下④意⑤张仪,曰:“仪贫,无行⑥,必此人盗相君之璧。”共持张仪,掠笞⑦数百,不服,释⑧之。其妻曰:“嘻,子毋⑨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⑩?”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注释已学:学习完毕。从:跟随。已而:不久。门下:指楚相的门客。意:怀疑。无行:没有好的品行。掠笞(chī):鞭打。释:放。毋(wú):不。不(fǒu):同“否”。


译文

张仪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天下诸侯。他曾经与楚国的相国一起饮酒,不久相国丢失了一块玉璧,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穷,没有好的品行,一定是这个人偷走了相国的玉璧。”大家一起把张仪抓了起来,鞭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没有承认,门客只好把他放了。张仪的妻子说:“嘻,你要是不读书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羞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经典文言文赏析 | 张仪受笞

文言知识

经典文言文赏析 | 张仪受笞

说“毋”:“毋”表示禁止或否定,读wú,相当于“不要”、“不”、“勿”。

上文“子毋读书游说”中的“毋”即“不”的意思。又如“毋庸置疑”,“毋庸”即“不用”。又如“毋忧”即“不要忧愁”,“毋多谈”即“不要多谈”。

文言文中的否定词除了“毋”外,还有“莫”、“弗”、“勿”、“无”、“未”等。


人物介绍

张仪:(?一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经典文言文赏析 | 张仪受笞

早年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秦相,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促使各国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受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311年,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魏相。公元前309年,张仪去世。


文化常识

经典文言文赏析 | 张仪受笞

张仪折竹:

据史料记载,张仪是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后裔,但到张仪时家道已经败落,家境贫寒。张仪年轻时为了生计曾经替人抄书,在抄书过程中,遇到没有见过的好句子就写在掌中或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写,久而久之,就集成册子。

后人就以“张仪折竹”来形容学习勤奋刻苦。通过这个典故可以看出张仪是一个勤奋好学之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


启发与借鉴

经典文言文赏析 | 张仪受笞

张仪被人“掠笞数百”,仍然乐观自信,认为只要舌头还在,自己定能游说诸侯,建功立业。张仪并不是盲目乐观,他的自信来源于平时的勤奋努力,再加上坚持理想、永不放弃,张仪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并且名垂青史。

很多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有鸿鹄之志,更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一定要脚踏实地。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Tags:张仪   战国时期   美好   一直在身边   全民悦读有奖征集   司马迁   史记   西汉   秦武王   山西   鬼谷子   秦惠文王   项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