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为什么结局却和韩信一样惨!(萧何儿子结局)

网络整理 2022-04-29 最新信息
前言:

洪武二十三年(1390),四月,京民坐罪应徙边者,善长数请免其私亲丁斌等。帝怒按斌,斌故给事惟庸家,因言存义等往时交通惟庸状。李善长原本想向朱元璋求情赦免亲信丁斌,结果反被丁斌告密涉及胡惟庸案,紧接着御史们打蛇随棍上也罗列出各种罪状,最终被朱元璋定罪谋反,全家七十多口人皆被处死。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他认为李善长保障后勤功劳最大,封为韩国公,明朝六公爵之首,官至中书左丞相。朱元璋曾在公开场合评价过李善长是“再世萧何”,现在来看他对李善长的定罪难免有打脸嫌疑。

洪武二十三年,已经是李善长致仕后的第十九年,“胡惟庸案”爆发后的第十年,仅二十多年的光景李善长在权利的顶峰出现阶梯式塌方。从朱元璋的推崇到否定,李善长又是怎么让自己一步步陷入死局?

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为什么结局却和韩信一样惨!

李善长有“再世萧何”的职业能力,却没有萧何的处世之道。

这里的“萧何”指的就是李善长他自己,我们不难发现,李善长和萧何有个共通之处就是职业属性,两人都善于处理政务、保障后勤、调动粮草等工作。在汉、明两朝建国之后都获得丞相职位。唯一的区别是李善长在政治上的执行能力比较偏执,缺乏萧何柔韧有余的性格弹性。

李善长在当上丞相后逐渐忘乎所以,开始暴露自己的政治野心,《明史》中评价:“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表面上看起来宽厚,其实内心苛刻多嫉妒心里。很快李善长利用权利优势恶意发挥自己的性格特点,引领了明朝淮西和浙东党争。

淮西派指的是以李善长为首的开国功臣中朱元璋的老乡派,浙东派指的是以刘伯温、宋濂等人为核心的文官集团。

李善长在党派互相倾轧、你争我夺的戏码中是主刀手,接二连三的无限制压制浙东派,成了除去朱元璋以外势力最大的政治团伙。历朝历代的帝王最恨党争,尤其朱元璋极度专权,他不能容忍淮西派打破政治平衡,在制约无效的情况下约谈李善长逼迫其致仕。

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为什么结局却和韩信一样惨!

李善长的失势只是“退而不谋其位”,并没有诱发朱元璋的杀意。

反观萧何,在汉朝和李善长扮演同样的角色,却没有因为居高位而弄庙堂。在汉政治体系,萧何是名副其实的“沛县集团”领袖,他很精明的定位自己,一直追随刘邦的脚步共进退,我们在《史记》中统计发现萧何主要干了五件大事:

第一,拥护刘邦造反。第二,坐镇关中稳固大后方。第三,收集秦朝律令、地图等档案。第四,保举韩信。第五,设计诛杀韩信。

仔细观察会发现,萧何的政治倾向从来没有和刘邦对位,没想仗着自己的政治资本耀武扬威,而是在迎合中实现自我保护。更厉害的是他早早的发现异姓王和中央矛盾,选择放弃韩信而置身事外。李善长就缺乏这种政治觉悟,在党争中恃宠而骄,仗着淮西派势力挑衅皇权。

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为什么结局却和韩信一样惨!

李善长则缔造了最“恶”的政治环境,亲手扶持明朝最嚣张的丞相。

李善长的陨落并没有实现明朝政治维稳,反而淮西和浙东两派开始围绕丞相一职互相搏杀,党派只有取得最高的权利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汪广洋、杨宪、胡惟庸分别代表着朱元璋、浙东派、淮西派开始最后的角逐,结果是退居二线的李善长成功的让胡惟庸上位,成了“第二代”淮西左丞相。

胡惟庸的崛起应了刘伯温的那句评价:“譬之驾,惧其偾辕也。”他开始在丞相的职位上为所欲为。

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

胡惟庸得势后开始专权独善、排除异己、贪污腐败,折腾的明政治体系乌烟瘴气。他不仅引领了明朝最嚣张的丞相,更彰显挑衅皇权不怕死的作死精神。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朱元璋落实“谋反罪”罢中书省,权分六部,宰相制被废。

胡惟庸的倒台来的更快,不排除朱元璋为实现中央集权消灭党争的政治企图。最纳闷的是胡惟庸靠贿赂李善长攀上的关系,脆弱的和纸一样一捅就破。可见胡惟庸顶多是个打手,李善长才是幕后黑手。说好的“退居二线”,可他的表现明显的还想冲锋陷阵。

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为什么结局却和韩信一样惨!

李善长真退休,还是假失势?“再世萧何”是假的,他是真“韩信”。

胡惟庸被清算之前并没有连累李善长,朱元璋甚至不断示好,例如:命他督建临濠宫殿,结为儿女亲家等。而胡惟庸案爆发后,李善长已有用人不当的嫌疑,有官员落井下石提出指控,朱元璋却罕见的大度放过李善长,仅仅扣了点工资作为惩罚。

面对帝王的质疑,萧何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刘邦晚年也曾忌惮萧何权柄过重。与李善长不同的是,萧何一直稳坐丞相一职,权重更高,对于刘邦的猜忌他选择自黑的方式求得帝王放过,强买地皮、横征暴敛,污化自己形象。看着萧何大节不失小错不断,刘邦也乐的放过。

李善长对于这种猜忌的态度,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不在乎。我们看《明史》记载:“自是意忽忽不自得。”胡惟庸被清算后也是不了了之,没有明确和朱元璋表态自己的错误。结果他和汤和借兵盖房子,成了压死自己的最后一颗稻草。朱元璋无法继续容忍李善长狐疑观望,无所事事,终于落下屠刀。

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为什么结局却和韩信一样惨!

李善长奋斗一辈子,富贵半辈子,有很大机会安享晚年。他在政治路线上的失误和人设崩塌,一点点把自己置于死地。按照朱元璋大杀功臣的荆棘理论,李善长确实有可死之处。现在我还想谈谈“再世萧何”之说,萧何同样被猜忌却能化险为夷,离不开他不乱朝政,不骄横专擅的好人品。

关于李善长最形象的说法应该是“再世韩信”,他没有韩信带兵打仗的本事,没有萧何洞若观火般的政治格局,却和韩信一样自负,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与樊哙之流耻与为伍,觉得劳苦功高理所应得,相比刘邦对韩信的处置,李善长被夷灭三族来的虽然更晚一些却同样猛烈。何为政治智慧?萧何,汤和才是时代中为数不多的聪明人!

Tags:李善长   朱元璋   萧何   韩信   胡惟庸   明朝   明史   刘邦   政治   史记   刘伯温   美好   一直在身边   汉朝   宋濂   人生第一份工作   沛县   凤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